光學顯微鏡的使用步驟
1、 取鏡和安放
① 右手握住鏡臂,左手托住鏡座。
② 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上,略偏左。安裝好目鏡和物鏡。
2、 對光
① 轉動轉換器,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。注意,物鏡的前端與載物臺要保持2厘米的距離。
② 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。左眼注視目鏡內,右眼睜開,高性價比金相顯微鏡,便于以后觀察畫圖。轉動反光鏡,看到明亮視野。
3、放置玻片標本
4、 觀察
① 把所要觀察的載玻片放到載物臺上,用壓片夾壓住,標本要正對通光孔。
② 轉動粗準焦螺旋,使鏡筒緩緩下降,直到物鏡接近載玻片。眼睛看著物鏡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。
③ 左眼向目鏡內看,同時反向轉動粗準焦螺旋,使鏡筒緩緩上升,直到看清物像為止。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,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。
1校正方法:
a 采用多片透鏡組成透鏡組,即將凸透鏡與凹透鏡組合形成復合透鏡,產生性質相反的球面象差來減少。
b 通過加光欄的辦法,縮小透鏡的成象范圍。因球面象差與光通過透鏡的面積大小有關。
在金相顯微鏡中,球面象差可通過改變孔徑光欄的大小來減小。孔徑光欄越大,通過透鏡邊緣的光線越多,球面象差越嚴重。而縮小光欄,限制邊緣光線的射入,可減少球面象差。但光欄太小,顯微鏡的分辨能力降低,也使圖象模糊。因此,應將孔徑光欄調節到合適的大小。
(2)色象差:
1)產生原因:色象差的產生是由于白光是由多種不同波長的單色光組成,銷售金相顯微鏡,當白光通過透鏡時,波長愈短的光,其折射率愈大,其焦點愈近。而波長越長,大渡口金相顯微鏡,折射率越小,其焦點愈遠,這樣一來使不同波長的光線,形成的象不能在同一點聚焦,使圖象模糊所引起的象差,即色象差。見圖2
2)校正方法:可采用單色光源或加濾片或使用復合透鏡組來減少。
重慶欣晟泰為您的企業提供優越的保障,值得您選擇
您好,歡迎蒞臨禮之鑫,歡迎咨詢...
![]() 觸屏版二維碼 |